银行女职员虚构理财产品诈骗 涉案金额高达1.6亿

2025-07-03     IDOPRESS

因涉案金额特别巨大,诈骗行为持续时间长,某银行原郑州纬二路支行客户经理席薇的诈骗案引发广泛关注。2023年,郑州市中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显示,法院查明从2009年至2022年间,席薇虚构理财产品,私刻公章,以“保本保息、收益高”等为由,先后收取31名客户1.6亿余元的理财本金,截至案发时尚有9000余万未返还,其中6000余万被席薇用于直播打赏。最终,席薇因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直播平台及主播被要求退还赃款。

近日,围绕该案引发的民事赔偿诉讼及刑事追缴的执行异议仍在进行中。部分受害人将席薇供职的纬二路支行的上级分行起诉至法院,要求该行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卷入该案的映客直播平台也发起了执行异议,认为法院不该对平台进行刑事追缴。

朱先生及其妻子在席薇诈骗案中损失了855万元理财本金。朱先生通过涉事银行的一位副行长进行理财投资,这位副行长病退前告诉他,“理财业务以后由席薇对接”。2021年,朱先生在该支行购买的一笔1000万元的理财产品到期后,妻子频繁接到席薇的电话和短信,向他们推荐新的理财产品。最终,他的妻子在该支行的营业大厅签订了理财协议,并将855万元本金转到了席薇指定的账户。由于理财协议书盖有银行公章,且业务办理时也在银行内,他们并未发现异常,直到理财到期钱无法退回才发现问题。

最初报案的是投入400万元本金理财的张先生,他也是因为理财到期后迟迟拿不到钱才发现问题。据判决书披露,张先生发现席薇伪造理财产品协议书实施诈骗后,于2022年4月21日带席薇到公安局报案。警方在席薇住处搜到伪造的银行印章和大量虚假理财产品协议书,这起持续了13年、诈骗金额近亿元的案件才逐渐浮出水面。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