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看完4月数据,地产人有点慌
2025-05-15
IDOPRESS
过去的一个多月,可谓让国内各行各业犹如经历了”过山车“。
从四月初的关税大战的揭幕,再到五月初的关税战的缓和,短短三十多天,国内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地产行业也不例外,在关税战的阴霾笼罩下,四月的消费情绪出现显著回落,这也间接影响客户的置业热情。
根据明源营销院统计的四月数据显示,4月全国项均到访数168组,项均认购14组,来访及认购均下滑了20%,而相较于去年四月同期表现基本持平,涨幅基本在2-5%,市场延续止跌回稳的弱复苏的态势。
数据来源:明源数字营销院
当然,市场的回落也和供应有关,作为传统非热门月份,四月的低供应也让市场表现出短暂的平淡。
可以说,本该是“银四”的节点变成了“铜四”,不过在明源君看来,这也算是市场短暂的结构性调整,大家也不必太过惊慌。
那么四月楼市还给我们透露哪些信息?五一黄金周市场是否迎来回暖?接下来给大家做个解读。
核心城市认购降幅超20%苏沪深甬等外贸城市受关税战影响大
从宏观表现看,核心城市在此次市场调整中表现是最为敏感的。
首先,新房的项均认购环比跌幅最为明显。
根据明源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在四月项均认购下滑了15%左右,下滑幅度最高的主要是核心省会城市及二线城市,整体下滑幅度已经达到了23%;
这不难理解,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强价格韧性让市场的抗压显著,三四线城市由于长期处于低位,因此整体降幅不明显。
反观新一线城市及二线城市,由于市场需求及库存参差,在此轮市场的分化就最为突出。
其中像重庆、成都、西安、杭州等省会城市,由于长期有高质项目托盘,市场需求规模影响不大,基本上能确保销售平稳;而类似南通,中山,徐州,惠州等城市,由于高库存的影响,导致降幅明显,甚至已经突破了降幅50%以上。
从某种意义,市场的分化也会让资本逐步向核心省会城市逐步转移。
其次,二手房表现中,一二线城市认购下滑接近7成。
根据贝壳统计的四月份二手房数据,二手房成交也是大幅回落,环比下滑54%,同比下滑24%。其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下滑指数是最明显的,环比下跌均超过了50%以上。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
而关税战的影响也影响了二手房业主的抛售,从数据显示,核心城市的一二线的城市抛售已经减少了20%以上。
此外,从二手房挂牌的价格看,市场持续以价换量,各能级城市也是同比普降5-10%,暂未出现企稳迹象,也就是说市场风险仍未解除。
在弱市之下,没想到一个关税战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原本回暖的行情按下了暂停键。
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对美贸易城市,在此次关税影响下,认购下滑表现十分明显。
根据某机构统计的城市对美贸易依存度,深圳,苏州,上海、宁波等占比均超过了10%,从市场反馈看,这些城市在四月的认购面积环比下滑均超过了20%以上,其中苏州,宁波,上海的降幅都超过了40%以上。
此外,在4月开盘的城市中,这些外贸城市的开盘也是表现不尽如意。比如宁波,4月项目开盘去化仅有12%,比3月开盘去化大幅降低30%,再有深圳,苏州,上海等城市,4月的开盘去化率相比3月也大降了20%;
虽说当下贸易战已经处于缓和,但长周期看,贸易战的风险仍未解除,市场仍具有“跳水”可能,这就需要更好地扩大内需,通过强有力的市场政策,方能在市场动荡中更好地生存。
五一市场表现冷淡更多表现为低基数的弱修复
过往,五一作为重要节点,房企会加大火力,争取抢收业绩。
不过从今年的五一市场表现看,由于中美贸易战的紧张局势,此次节前的政策红利并没有如期而至。在4月25日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提出整体基调以“稳”为主,未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导致市场相对冷淡,并没有如预期火爆。
具体可以从数据可见,据明源数据调研,在五一期间,共计有8成的一二线城市表现上涨,且涨幅大部分在20-200%不等。
初看数据,似乎是呈现市场回暖局势,不过仔细一看,大部分上涨的城市均是因为4月底的低基数导致的结构性修复,这些城市大部分为弱二线的城市,像许多热门城市,比如上海,北京,杭州,长沙等在此次五一中跌幅都超过了20%以上。
此外,在同比的数据显示,共计5成的城市同比有上涨,其中像许多高量级的省会城市,成交表现更不如去年五一,跌幅都超过了20%。
所以说看似市场正逐步回暖,但其实整体缺乏回暖的动力,仍处于处于弱修复的态势。
不过尽管五一市场表现平平,也有部分高量级城市在此次五一中异军突起,主要是两类型的城市:
一类是广州,西安等,由于新规项目的加持,市场具有较高热度,去化表现优异。
比如广州的保利天奕,作为新规产品,使用率超120%,4月25日首开,当日认购就已经达到了百套以上,在五一的持销期每日成交4-5套;另外像合肥的四川邦泰悦九章,西安的金茂璞逸东方,这些项目均是在五一期间开盘,去化上均有不俗的表现。
第二类是通过渠道带客,高佣金,特价房的方式实现以价换量,比如川渝地区的成都,重庆等。
据克而瑞数据反馈,在今年五一,成都成交超过15套的热盘项目中,超过一大半的项目渠道占比接近了八成以上,这已经远远超过普通一线城市渠道占比60%的均值;
而在重庆,五一期间中介带客的跳点来到了5-6%,另外还通过大量的特价房,赠送家电和物业费等隐形降价手段,导致市场成交火热。
总的来说,在缺乏政策红利加持及供应缩量下,今年五一还是缺乏亮眼表现,不过所幸的是,市场并没有出现大幅降价行为,接下来的五月,随着关税战的缓和,叠加一揽子金融政策发力,预计市场回暖才是正式开始。
“好房子”新规出台加速高端市场凝聚为“十城十聚”的状态
不可否认的是,地产的高品质时代已经来临,市场的高端改善需求愈加强烈。
据明源数据调研,今年4月中高及高端产品(120㎡以上)成交同比去年同期上涨2%,而像刚需型产品(90㎡以下)成交下滑4.7%,市场改善品质产品占比逐步增加。
随着五一后,“好房子”的政策终于落地,而这一新政也间接地把地产的产品力推向了新的高潮,高端改善市场也会迎来更高的发展机遇。
而房企在高端改善赛道的发力,也逐步让市场呈现出两个新的趋势:
首先,市场逐步凝聚为“十城十聚”的局面。
从今年开局来看,市场始终围绕着几个关键词”地王热,销售火,央企牛“,不过从全局来看,这种火热的市场局势更多是表现在一小撮的城市,主要包括北上广深,及成都,杭州,苏州,西安等华东沿海及中西部核心城市。
虽说全国一直在倡导品质时代,不过从反馈来看,这些城市才是高端改善资本的主战场,未来也成为房企重仓的核心。
这种高端市场的高度聚集在市场上也有明显的显现。
比如,在今年4月的成交占比中,成都、西安、杭州在140平以上以上产品均位居榜首,成交套数超过了600+,和其他新一线城市还是拉出了明显的差距。
高端市场的兴起,让这些省会城市逐步成为香饽饽,未来也不会只有一线城市“一枝独秀”的局面。
其次,好房子成为线上营销重要内容输出的发力锚点。
好房子的新政落地让市场产品创新推向新的高潮,也逐步成为品牌宣传的重点内容输出。
尤其在当下线下营销表现平平,更多房企开始从线上争夺流量,因此需要更好的话题点。
从今年4月的热点短视频看,不少房企开始着力“好房子”短视频发布,成为产品力输出重要发力锚点。
比如根据明源数据调查,在4月热门视频中,前20的内容更多是围绕“好房子”话题而输出的产品介绍,豪宅圈层等,包括像绿城,龙湖,越秀等头部房企,都在纷纷输出这类话题内容。
之前明源君就说过,线上获客的效果已经成为营销体系能力转型的重要风向标,而这些“好房子好项目”也势必会成为更具火爆的流量,未来它的流量竞争愈加白热化。
总结:
总的来说,4月及五一市场表现相对3月还是稍逊一筹,受制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市场仍处于弱复苏的态势,不过整体还是动态稳步向前,随着后续政策的逐步加码,叠加国际形势的缓和,相信市场会逐步走向正轨,也将会走出一波新的行情。
(责任编辑:zx0600)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