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
流式技术问世五十周年,碧迪医疗创新开启“图谱”新时代
2023-03-06
2023年3月3日,上海——今日,碧迪医疗流式细胞术50周年盛典在沪隆重举行,来自科研、临床、工业等多领域的专家共襄盛举,就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热点、难点和未来趋势展开了卓有远见的探讨。自碧迪医疗于1973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大规模商业化的流式细胞仪FACS以来,流式技术已演变为从科研到临床全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基石研究方法,广泛应用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菌学、病毒学、癌症生物学和传染病监测等众多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在新冠感染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次盛典上,碧迪医疗宣布搭载CellViewTM高速图像技术的BD FACSDiscoverTM S8细胞分选仪正式在华上市。这是全球第一台具有图像验证功能的全光谱流式细胞分选仪,标志“图谱”流式技术新时代的全面开启。此外,碧迪医疗还展出了BD FACSDuet、BD FACSLyric、BD FACSymphony等全系列流式创新产品,致力于为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BD FACSDiscoverTM S8细胞分选仪正式在华上市
BD FACS 50年,以技术创新推动细胞研究的高速深度发展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在细胞水平研究单个细胞或生物颗粒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技术,具备多参数、速度快、精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兼顾定量、定性分析和靶向筛选,是当代最先进的细胞研究技术之一。
50年来,碧迪医疗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以科研实际应用场景为突破口,不断引领流式细胞术的跨越式发展。从全球第一台全自动4色流式细胞分析仪,到第一台7激光流式细胞仪;从用光胶耦合石英杯技术开创分选历史的分水岭,到与时俱进创建互联流式实验室;从融合补偿算法和光谱算法,到搭载划时代的CellViewTM技术,一项项创新的问世,为科研人员揭开细胞的神秘面纱,也在持续推动临床免疫功能创新方案的诞生。
此次上市的BD FACSDiscoverTM S8细胞分选仪,搭载了最新专利的CellViewTM高速图像技术,实现了基于实时图像结果的精确筛选,让细胞分选进入了“图谱”时代。这一突破,让科研人员能够获得在传统实验室中无法获取的海量、精准信息,从而对以往无法识别的细胞进行分析和分选,有助于探索更多复杂的生物学问题,例如细胞如何生产、发挥作用和相互作用,以及研究细胞内的病毒或蛋白质的确切位置。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廉哲雄教授表示:“流式细胞术自诞生以来,始终作为‘创新背后的创新’,成为众多重大科学发现背后的推动力。从早年间白血病干细胞的发现、T细胞受体的发现,到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免疫细胞治疗、新冠疫苗和抗体的研发等等,背后都有流式细胞术的身影。碧迪医疗这次推出的CellViewTM技术极具突破性,我期待能早日试用,帮助我们的科学家开展新项目、回答以前无法想象的问题,助力获得更多、更重大的科研成果。”
从科研到临床,多元化产品打造全链路流式解决方案
随着流式技术的成熟和普及,碧迪医疗正在围绕产、学、研、医的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具有稳定标准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工业上,流式技术贯穿了药物发现、体外诊断、干细胞研究、体外毒性测试等多个重要环节;在众多当前热点领域被寄予厚望,包括CAR-T和TCR-T疗法的开发等生物制药领域。同时,这项技术正广泛应用于临床众多科室,譬如检验科、肿瘤科、感染科、神经科、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儿科和变态反应科等;在艾滋病、新冠病毒感染、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器官移植等诸多重症和急重症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例来说,在全球新冠病毒感染流行的过程中,流式技术在疗法开发、检测、康复后免疫力监控等多个环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副院长、陆道培医疗集团检验科副主任(副院长级)王卉表示:“流式细胞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从基础研究、药物开发、疾病诊断、疗效检测、到预后评估等生命健康的全链路之中,成为支撑我国精准医疗和转化医学发展的重要基石技术。目前,我国流式细胞术在普及度、标准化、应用深度、人才培养上,都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期待我们能深度协同,更好更快地发挥技术潜力,为临床和患者带来价值的改变。”
碧迪医疗大中华区生物科学事业部副总裁王彤表示:“作为大规模商业化流式细胞术的开创者和创新引领者,碧迪医疗已经征程50年,在这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我们非常荣幸再次以颠覆式的创新,将行业引领到‘图谱’新时代,相信这项全新技术能够加速和改变科学家研究细胞的方式,为整个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带来质的飞跃。”
碧迪医疗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邓建民表示:“生物科学是碧迪医疗在华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83年中国引进第一台流式细胞仪开始,到今天代表着全球最新技术的‘图谱’流式设备,碧迪医疗正源源不断地把这一领域最前沿的创新成果引入中国,为科研、临床、本土化GMP生产等全产业链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为此深感自豪。也期待着随着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更新迭代,我们能与中国科研和临床工作者更加紧密协作,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和患者大众带来有更有意义的改变及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收集于互联网,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等,请给我们留言。